时间:2019-06-28 作者:admins阅读:次
(1)兴中会的建立 1894年 檀香山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,推翻清政府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,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。
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和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 章炳麟《驳康有为论革命书》邹容《革命书》陈天华《猛回头》《警世钟》。
中国同盟会 1905年8月 日本东京 孙中山为总理《民报》意义: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,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建立民国,平均地权”十六字为政治纲领。“民族”、“民权”、“民生”“三民主义” 民族主义就是反对满洲贵族的统治,反对民族压迫。民权主义就是推翻君主专制政体,建立国民的政府。民生主义就是国家核定地价,征收地租税,同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。
革命派和保皇派的论战 主要阵地为报纸 保皇派《新民丛报》;革命派《民报》。
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 黄兴 广州 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”。
四川保路运动 资产阶级、小资产阶级 川汉铁路 推选立宪派蒲殿俊为会长。
武昌起义 1911年,武昌 蒋 武、孙武 新军。10月10日晚上 熊 坤、金兆龙。
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,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。直接结果:清朝的统治土崩瓦解。
(2)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2年1月 孙中山 南京 资产阶级共和国政权。
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1912年3月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;参议院行使立法权,有弹劾总统的权利;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。
辛亥革命 性质:反帝反封建。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;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;颁布了临时约法;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,在中国是行不通的。
北洋军阀的统治
(1)反对袁世凯统治的斗争
北洋军阀政权的建立 临时政府正式迁到北京以后,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了。
“二次革命”1912年8月,宋教仁被刺 《善后借款合同》。
“二十一条”1915年 日本为了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。
袁世凯复辟帝制 废除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强行颁布《中华民国约法》接受“二十一条”帝制 “洪宪”。
护国运动 蔡锷、李烈钧 袁被迫取消帝制。
(2)段祺瑞的独裁统治和护法运动
军阀割据 冯国璋和曹锟—直系 英美帝国主义支持; 段祺瑞 皖系—日本帝国主义; 张作霖 奉系—日本帝国主义;滇系;桂系。
张勋复辟 1917年6月 张勋、康有为等。
护法运动 1917年7月 桂系陆荣廷 滇系唐继尧 结果:失败。
(3)民族工业的短暂发展
条件: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:“实业救国”思潮的影响。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;后果: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为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化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。